培训过程中,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方健华,苏州城市学院杨海华博士,江苏理工学院臧志军博士,江苏理工学院职教学部副主任、《职教通讯》杂志社副社长彭明成,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汤建国,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杨永年等专家、学者围绕“职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培训主题,从《走向行动导向的“深度教学”:职业院校高质量课程改革与课堂革命新思维——基于国家教学能力大赛反思的备赛、参赛建议》到《职业教育课题研究的实践视角和实现路径》;从《文献研究与课题研究方案、中期评估报告的规范写作》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论文?》;从《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开题报告写作:基于评委的视角》到《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结题报告写作:基于评委的视角》,多场讲座轮番登。辔、多层次的指导,理实一体化的剖析讲解,使“如何选题”“如何申报课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中期评估”“如何结题”等完整的课题研究流程清晰地呈现在参训学员面前,得到了学员们的积极响应。

2.jpg1.jpg

3.jpg4.jpg

5.jpg6.jpg

在汇报交流环节,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国培导师王云清聚焦课题研究难点和困惑,围绕学员开题报告汇报内容作指导点评。他以william威廉亚洲2022年4名教师一并通过正高级讲师职称评审为例,强调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建议学员要潜下身,深耕耘,细琢磨,及时梳理总结提炼,扎实开展行动研究,做真做实课题研究。镇江高职校张媛媛、射阳中专翟银霞等学员汇报和分享了参培以来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作出的探索、获得的成长,以及取得的成果。

1.jpg

IMG_20230316_153441.jpgIMG_20230313_165257.jpg

用目标、使命和理念来设立发展愿景,用成长性思维关照教师成长之路,通过阶段性复盘和系统性整理帮助学员持续自我超越,敦促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教育蓬勃发展的共创者,教育部中高职衔接教师素质协同提升研修第三期培训的开展,是帮助学员走向实现自我提升、成为“自觉”学习者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教师不再局限于“篝火”,他们能尝试找寻“水源”,享受“洞穴”状态,积极相融“生活”, 在且思且行中互助学习、自我审阅,在不断调整中走向职业生涯的清晰化、具体化、理性化。


Copyright ? 2004-2017 william威廉亚洲、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溧阳学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处-丁佩红 邮箱:dph117@163.com苏ICP备17025136号

william威廉亚洲(集团)有限公司